巴士福州

 找回密码
 注 _ 册
搜索
查看: 545|回复: 4

[厦门] 《人民日报》刊发通讯盛赞厦门成功经验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8 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刊发通讯盛赞厦门成功经验
发布时间:2009-3-26   
    3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题为“厦门‘空中走廊’让公交飞驰”的通讯,盛赞我市快速公交建设的成功经验。
   
    通讯指出,为解决“交通难”问题,厦门市委、市政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全力求解。经过反复的学习、调研,争论、碰撞,最终形成了“一种选择、两项创新”的决策,即,放弃最初的建设地铁或轻轨的指向,选择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低占地、低出行费用”特色的快速公交系统。为解决公交车与社会车辆争道矛盾,厦门创新模式,市区采用全路段高架模式,公交车享有全封闭专用路权;为解决现在适用与将来发展的矛盾,BRT的道路和站台设计,采用升级轻轨的标准,为未来改造预留空间。
   
    通讯指出,厦门市在兴建快速公交系统的过程中,通过热线电话、邮箱、网站留言等方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并从设计开始,每一个环节都贯穿方便市民的理念,市民对快速公交系统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反对,转变为支持,并呼吁政府加快建设。
   
    通讯指出,科学发展的建设思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带来市民首选公交的出行方式:BRT开通半年,厦门公交日客流量增加20万人次,全市交通提速,污染减少。BRT改变了厦门的时空距离,住在城里、工作在城外的半小时经济圈开始形成,城市的框架拓展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将由此推进!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文:
全封闭快速公交系统 厦门"空中走廊"让公交飞驰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 朱竞若 蒋升阳


    到厦门,一定要坐一下BRT!

    像地铁一样准点、快捷,每三分钟一班车,市中心一站路只需两分钟;

    像轻轨一样现代,道路、车辆、站台全景观化设计,全智能化管理;

    比普通公交价格低廉,上车起价三毛钱;

    市区内全部专用高架路,公交时速60公里,飞驰在“空中走廊”,百姓畅快,市民亲切地称BRT(快速公交系统)为“百姓专线”!

    科学发展的建设思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带来市民首选公交的出行方式:BRT开通半年,厦门公交日客流量增加20万人次,全市交通提速,污染减少!

    放弃建设地铁:选择“五低”方案,瞄准“五高”目标

    沿着轻捷的自动扶梯,记者3月24日一早登上离地面9米的空中巴士站。BRT一号线起点站,与鼓浪屿渡口相邻,如上海外滩,客流稠密。8时30分,一辆长12米的蓝色BRT专用巴士稳稳入站,车门打开的瞬间,乘客队伍前的感应栅栏悄然打开,上方的电子显示牌同时显示出下两趟车的发车时间。司机告诉记者,巴士由金龙客车量身定做,先进的强制限速器,控制时速60公里,全程匀速行驶,平行停靠站台,误差不超5厘米。车上5个摄像头,车头前有“黑匣子”,行车数据全记录。

    透过今天BRT新型、快速、现代、智能、美观的“五高”目标,记者不由要去探寻它“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低占地和低出行费用”的选择背景!

    缓解交通难,厦门最初的指向是建地铁或轻轨,理由是作为海峡西岸中心城市,建设要有前瞻性。

    然而,端着年财政收入220亿元的盘子,市委、市政府反复算账:每公里道路造价,地铁5亿—6亿元,轻轨1.5亿—2亿元,厦门地质结构复杂,建地铁难度大、周期长、投资成本高、客流量不足、运营成本过高!轻轨亦然。经过反复调研,大运量、快捷、准时、舒适、安全、低能耗、低污染的BRT浮出水面。BRT建设运营成本仅为轨道交通的1/10;更重要的是,作为不足300万人口的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完全可以解决目前甚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群众出行难题。

    那么,可以让百姓、政府、环境同时受惠的“五低”方案,能不能瞄准“五高”目标,能不能赢得市民高满意率呢?厦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全力求解。经过反复的学习、调研,争论、碰撞,厦门市委、市政府最终形成了“一种选择、两项创新”的决策。

    选择兴建快速公交系统!为解决公交车与社会车辆争道矛盾,厦门创新模式,市区采用全路段高架模式,公交车享有全封闭专用路权,无红绿灯,确保快速、准点、安全;为解决现在适用与将来发展的矛盾,BRT的道路和站台设计,采用升级轻轨的标准,为未来改造预留空间,预算由此增加了2个亿,厦门人说:值!

    充分听取群众意愿:市民从反对,到支持,到期盼

    厦门人爱厦门,建高架桥、快速公交系统的消息,引来民意表达潮。热线电话、邮箱、网站留言等,先后收到市民意见、建议7000多件。

    “如果多数市民反对,宁可不建!”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很明确。

    工程方案通过媒体公布、解读。指挥部设立了8台热线电话,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全方位开展与市民的沟通。“把对景观的影响降到最低,让BRT成为厦门新景观!”厦门市副市长裴金佳说。市、区领导带队入户走访、慰问沿线居民,召开10多场座谈会,听取意见。

    厦门市统计局受托进行民意调查,全市随机抽取640个有效样本,结果86%的市民赞同建快速公交,不赞同的占4.4%,9.6%的人表示无所谓。决策得到了民意认可。

    如何兑现对市民的承诺?BRT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黄晓舟说,细节决定成败,从设计开始,每一个环节都贯穿方便市民的理念。

    他们创新集约利用土地方式,高架桥巧用绿化隔离带,不征地不拆迁;站台和行人过街天桥连接!

    创新工程景观设计,大至道路、站台、桥墩,小至隔离栏、指示牌、把手,全景观设计;铺设降噪沥青,建隔音墙!

    创新指挥调度系统,采用全智能化集成管理!

    创新计价方式,3毛钱起价,按里程每公里加一毛钱,最大可能为市民减负!

    创新运营方式,开通公交连接线,在枢纽站设立自驾车停车场,实现普通公交、自驾车、自行车与快速公交的“无缝对接”……

    BRT开通了,一位曾激烈反对的退休干部,握着工程建设者的手说:“你们太不容易了!”感谢市民,没有这些不同的声音,BRT不可能建得这么好!

    在今年厦门两会上,海沧、翔安两区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提交建议,呼吁尽快开通从岛内到这两区的快速公交线路。

    BRT改变厦门:出行首选公交,促进城乡融合

    新生活,新理念!公交优先,改变了厦门什么?

    放弃小车专车,出行改选公交,正在厦门变为现实。毕业于福州大学的钱芳,在厦门一家财务公司上班,BRT使她让小车入库,上班时间缩短一大半,来回只花一块钱!

    为了使更多的市民认识快速公交,开通之初,市政府向市民派送了4万张免费体验券;向沿线住户赠送了1万张50元的E通卡;为方便市民,公交公司在各站点,开设了18条连接线,高速运行的短途公交,把BRT乘客送入沿线社区、单位或公交站点。运营半年,乘车人数从每天4万人次,提高到现在的近18万人次,社会效益显现,与小车相比,百名乘客道路占用长度减少近9倍,节省油耗5倍,有害气体排放最多可降低15倍左右。

    BRT改变了厦门的时空距离,住在城里、工作在城外的半小时经济圈开始形成,城市的框架拓展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也将由此推进!
 楼主| 发表于 2009-4-8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
国内首个高架快速公交系统在厦门开通  
来源:新华网   项开来
    31日上午,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正式开通,厦门市区交通拥堵问题将大为缓解。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通过在闹市区建设高架桥,实现了快速公交的专有路权,全程不设红绿灯,从而保障了快速公交车的畅行和准点。据悉,这是目前国内首个采取高架桥模式的快速公交系统,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地面专用公交车道和地铁、轻轨、符合中等城市实际的公交之“道”。

    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一期工程共建5条线路,总长115公里。厦门市快速公交最大的特色是在岛内闹市区建设高架桥,岛外新开发地段则规划设置专用道,这样就保证了快速公交拥有全程封闭的专有路权,克服了城市公交最难解决的与其他车辆及行人相互干扰的弊端。

    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一期共投资30亿元,工期仅为11个月,这样的投资规模大约为建设轻轨的1/5。据厦门市发改委代主任康涛介绍,对厦门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尚不具备上马轻轨条件的中等城市,投资小、工期短的高架快速公交系统,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最佳选择。与此同时,厦门市快速公交道的高架桥、地面专用道都预留了改造空间,承重和转弯、坡度等系数都能达到升级轻轨的标准,未来一旦条件成熟,可以方便地改造为轻轨。

    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综合了普通公交的运输方式和轨道交通的运营方式,高架快速公交车站共有三层,第二层为过街天桥,第三层为候车站台,各层间有电梯连接。厦门市近期投入运行的快速公交有100余辆,每3分钟到5分钟即发车一辆。据测试,快速公交从厦门市第一码头站抵达机场站,耗时30分钟,而以往普通公交即使在不堵车的理想状态,也需50分钟左右。

    快速公交的开通,使厦门岛内岛外间的联系更为便捷,将大大推动厦门城市由岛内向岛外拓展的步伐,带动岛外经济的发展。
发表于 2009-4-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被逼无奈的
暗中又在骂中国发改委了
发表于 2009-4-8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就看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_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巴士福州 ( 闽ICP备2023006733号-1 )

闽ICP备2023006733号-1 闽公网安备 35048102000101号

GMT+8, 2024-12-22 22: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