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90
- 人品
- RP
- 死鱼
- 条
- 战斗力
- 鹅
- 节操
- 斤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回复 #1 wallj 的帖子
《老汉被公交司机刮耳光?》现海都某记者无职业道德
如今,福州各路媒体为了更加及时、快捷、大信息量地获取新闻,竞争十分激烈。生存压力的加大也影响到记者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由于收入与发稿数量直接挂钩,每天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使出浑身解数多出稿、出重大新闻、独家报道,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轰动性”、“可读性”,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从而违背了最基本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
《老汉被公交司机刮耳光?》一文就是如此,记者为了赚取稿分,未对新闻事实进行调查。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是新闻的实体,也是新闻的存在载体。记者连最基本的新闻事实都没有调查清楚,居然也能做“新闻”?!
记者做新闻,应当听取双方的说法,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做出如实报道,但在这篇报道的采访中,记者详细采访了当事老汉,对公交公司车队一方则草率了事,有失公允。一位新闻界的前辈曾经说过,标题上用问号,说明作者连最基本的事实都还没有弄清楚。
对原文的解读:
1、按照公交规定,驾驶员有权利查验证件的真假,这并无过错,乘客上车出示证件,接受工作人员的查看也是其义务。因此,司机的做法并无不妥。此乘车证真假与否,尚无定论,记者就用陈述语句作出定论,似乎不太妥当。
2、据了解及部分当时在车上的乘客称,事情经过其实是:老汉上车时并未出示证件,司机要求其先拿证件再上车。老汉听了十分不高兴,称:“我坐了这么久的车从来没有人看过我的证。”随后,双方发生争执。车启动后,老汉拿出证件在司机面前不停地扇来扇去,质问“你看吧你看吧”。老汉此举影响了司机行车,当时在场的乘客也有劝老汉不要再争吵了。
3、驾驶员打老人,是很恶劣的行为。老人当时为什么不报警?车上的乘客,既然有谴责的,说明他们心中有公理,那么,为什么当时没有站出来,拨打电话投诉或报警?这只能说明,事实与记者所写有出入。
4、原文中称,陈老汉到乌山路公交车站要求下车时,司机没给他开门,一直开到五一广场附近才开门让他下车。
首先,这位司机的报复心真是重,从橘园洲服务中心到乌山路口,整整20站,每站都有人上下车,司机还要专门花心思盯着这位老汉有没有下车,什么时候下车,太辛苦了吧。
其次,根据公交公司规定,司机有责任到站停车,让乘客下车。乌山路口这一站也偏偏这么巧,就只有老汉一人下车,司机才得以不开门报复了老汉一把。或者是当时好几个人下车,老汉偏偏走在最后一个,老汉刚要下车,司机就在此时把门关了?
乌山路口有人上车,司机就必须停车。司机把车停稳后,把前门打开,任由老汉在后门叫喊都不开门?按记者的说法,满车的乘客既然在司机打老汉时都谴责,不会连司机不开门都没人喊一声吧。
5、老汉要求司机道歉,但至今未留下任何联系方法。
6、事后,路队长主动联系了这位记者,但记者对于路队提出的了解事实真相后再报道的要求予以拒绝,并在”要求采访司机本人“被队长婉言拒绝后,仍下一句话“那就见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