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农用车,那么货物和人挤在一起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这样一辆小卡车可以装下20多个人及其辎重,我强烈推荐它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虽然我不是很喜欢坐这种车,但我没有选择。不过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在车子上下颠簸的时候,感觉自己是安全的,卡在货物和人之间,很有安全感,很有存在感。
和货物坐在一起并不是最糟糕的,有时候还会有一辆摩托车。最好距离电驴远一点儿,否则车子晃悠起来,它说不定会“踢”你一下,它的主人也控制不了啊,他自身难保地抓住卡车的栏杆,只希望自己别掉出去。我比较纳闷儿的是,兄台既有电驴,为何还要和我这样只有双腿的人一起挤老挝山区里的“公交卡车”呢?难道是电驴病了?
颠簸只是体验的一部分,公交卡车卷起的尘土,会让你有另一种难忘的体验,你会有一种在阿拉伯生活的感觉,只有围上围巾(用衣服临时作的),才能在漫天的尘土中,喘几口气。几个小时下来,围巾上早已变成了土色。这张照片我的皮肤很黑,在热带晒了30多天的结果。
同行的俄罗斯人,也和我一样蒙面。这架势好像是要去抢劫银行,或者炸美国大楼。我相信他们看着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在车子里大家六目相对,彼此心照不宣。
在老挝坐公交车,感觉好像在坐过山车,上上下下的。的确是过山车啊,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大山。
一段旅行下来,人都变成了泥人,必须洗脸才能看到本来的颜色。
中国施工队在帮他们修路,希望这路早点儿修好,以后就不用吃尘土了。
我在柬埔寨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过只是尘土大,车子并不像过山车。
一样是需要遮住嘴和鼻孔,才能生存下来。
苦难的尘世啊,摄于柬埔寨。
坐汽车总比坐牛车要好,所以我也就知足常乐了。
偶尔还要被小叫花子骚扰一下。
叫花子一词并无贬义,楼下有读者指责,我特地查了一下。以下文字摘自互动百科:乞丐何以被称为是“花子”?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乞丐俗称叫化子,从元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就常常会见到这两个字。元代戏剧家张国宾《合汗衫》: “我绕着他后巷前街,叫化些剩汤和这残菜。”这里,“叫化”是一个动词,渐渐地,人们将叫化剩汤残饭的人称为是叫化子,再将“叫化子”通俗地称为是“花子”,乞丐就变成花子了,这就是“谓乞儿为花子”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