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170
- 人品
- RP
- 死鱼
- 条
- 战斗力
- 鹅
- 节操
- 斤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12月,被朝晖中学称为感恩月。
新年伊始,下城区刚刚结束了一次家庭教育指导年会。朝晖中学的赵校长第一个演讲,内容就和亲子沟通有关。关于去年调查结果显示出的学生和家长问题,他没有掩饰。
“每个学期,都有家长跑到校长室,向我大吐苦水:‘为啥我的孩子不愿意和我沟通?’几个学期来,这样的家长有增无减。亲子间的无效沟通已经很普遍了,两者的矛盾常常来自平常的生活,伢儿一句‘烦’或者一个甩门就拒绝了和家长的沟通。”赵校长清楚记得一件事,一个学生与父母住在一起,但曾经连续两个月没和家长讲话,平时交流靠手机短信进行。
七成以上学生和家长“伪沟通”
八成学生觉得和家长没有共同语言
孩子为啥要靠短信才能和父母沟通?一问才知道,这个孩子认为父母不理解自己;父母则认为孩子不懂事,不孝敬,不体贴父母。又是亲子沟通出了问题。
学校也是摸索了一段时间,才明白其中的原因。初中孩子正值青春期,他们的父母很多也到了更年期,两方火气都压不住。尤其父母的话题基本停留在班级排名、考试、学习成绩上,让学生觉得特别沉重。并且这些谈话内容已经伴随孩子的生活十几年了,孩子觉得太没新意。
针对亲子沟通的现状,赵校长还做了一次问卷调查。选取学校三个年级学生510人(每个年级5个班),占全校学生数的31.1%,得出以下分析性意见:
只有不到25%的学生经常与父母沟通,14%的学生说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或者机会不是很多。这两个数字表明亲子沟通的次数虽多,但时间总长度很短。
77%的学生反映,和父母间只谈学习,没有情感交流。它成为学生和家长交流的通病。这就是亲子沟通中的“伪沟通”。
85%的被调查学生提到,他们和家长没有共同语言。而后,这个项目也询问过受调查的学生家长,有65%的父母认为,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
另外,还有21%的学生觉得与家长谈话时他们声音太响,双方容易起争执;35%的学生反映家长回避孩子的主动沟通,轻视或者忽视孩子的感受。
由于调查不署名,也没有所谓的对和错,这个调查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的。
家长和孩子的评判标准不一致
但通过情境创设可以扭转问题
有学生说,他们很希望和父亲多多交流,但现实中父亲的“刚性”特点又让许多孩子退却。“家长把自己的成长经历强加给孩子是简单粗暴的行为,‘90后’孩子的思想与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已经和家长标准有差异了。”赵校长说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