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27
- 人品
- RP
- 死鱼
- 条
- 战斗力
- 鹅
- 节操
- 斤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最后登录
- 1970-1-1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http://news.fznews.com.cn 2008-12-16 21:48:21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
1980年,年仅17岁的曾秀玉顶替母亲补员到了福州汽车南站工作。那时福州汽车北站和西站都没建立,南站是福建规模最大的长途汽车客运站。
经过一年多的培训,1981年,曾秀玉被分配到南站售票窗口。售票员这职业一干就是27年,她亲眼目睹了福州长途汽车站的30年变迁。
上世纪80年代:
离不开算盘和木牌
秀玉告诉记者:“我到售票窗口报到前,曾花了一段时间学打算盘。老职工反复强调,算盘打得快不快,直接影响到售票员的服务质量。那时南站有5个售票窗口,一号窗口是特供窗口,相当于现在的VIP窗口,主要负责办理华侨、港澳同胞、记者、军人以及福州300多个合同单位优先购票业务。其余4个窗口分成闽东线、闽南线、闽西线和闽北线。也许是年轻的缘故,我被分在特供窗口售票。”
上世纪80年代,福州汽车南站日发班车90班,当时主要车型是40座的解放牌大客车,客车上全是木板椅。秀玉回忆道:“当时福州有班长途汽车直达厦门码头,接送的都是往来香港的客人。为了给港澳同胞留下好印象,那辆车木板椅上加了层海绵,再铺上人造革。2004年底,演唱《我的中国心》的香港歌星张明敏,应福州晚报等单位邀请,到福州演出。当时他离开福州回香港,坐的就是这趟车。那天包括我在内,南站的许多工作人员都溜到这辆‘雅座’车前,想多看张明敏一眼。”
1983年前后,长乐金峰出现海上走私货,一下子全国各地许多人涌到福州,抢购录音机、手表、衣料……汽车南站在售票窗口特设了“金峰线”。去金峰的车票非常紧俏,票价有时在“黄牛”手中会翻上好几番。
秀玉告诉记者:“1985年,我才有了第一套工作服。那套工作服蓝布铁扣,配了帽子,与火车站工作人员的服装类似,之前我们穿的服装全是自己的。80年代,售票员手中常备一些木牌,木牌两面各写一个字——‘有’和‘满’,分别代表某个班次的车票销售情况,挂在售票窗前。”
80年代末:
计算器提高了效率
秀玉回忆,“计算器取代算盘,实际上是在80年代末。之前用算盘计算,售出一张车票需要2分钟,采用计算器可省时一半。80年代末,福州长途汽车陆续开始更新换代,‘解放’车大都被‘东风’车取代。‘东风’车与‘解放’车最大区别是椅子有了背靠,旅客可以借助背靠闭目养神。”
当时令旅客最烦心的事是长途汽车没有核定座位,不少驾驶员准备了小板凳,沿途拉客,结果车子过道上都是人。秀玉介绍:“上世纪90年代,车辆走的大都是国道,从福州到厦门要8个小时,必须在半路上吃顿饭。那时沿途公厕不好找,因此多数旅客上车前都不敢多喝水。90年代初,福州南站日班车数增加到400多班,业务从原先的省内拓展到广东、深圳、浙江等周边省份。售票员的工作服换成了毛料灰色西装。”
1994年前后,汽车南站到了一批“扬子”车,这些车上使用了航空坐椅,配上了电视机和录像机,旅客可以在途中舒舒服服看录像。当年底,南站售票窗口前挂上了一部黑白电视机,充当显示屏,开始滚动播放售票信息。
1995年起:
有了电脑真方便
1995年,32岁的曾秀玉重回教室,学习电脑操作。她说:“学电脑,其实是逼上梁山,当时学不会电脑将面临下岗。因为有了电脑,南站所有班次实现了联网,售票窗口才改变了原先分线售票的模式。本世纪初,福州南站和北站进行了联网,旅客可以在南站购到北站的票,也可以在北站购到南站的票。现在更方便了,旅客不用到车站,可在网上点击购票。2005年,南站售票窗口前建起了滚动显示屏。”
现在福州已经增加了到北京、昆明、桂林、海口、上海、常州、香港等地的汽车班次,仅汽车南站每日往返班数就达到700多班,年营业额从80年代初的700多万元增加到1.6亿元。目前的长途汽车换成了“奔驰”、“沃尔沃”、“宇通”、“金龙”等品牌车,多数车配备了电视、厕所,现在到厦门仅需4个小时。
曾秀玉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如今售票员赶上了好年代,仅从工作服看,都是定制世界知名品牌。不过现在售票员的门槛也挺高,身高1米6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凭,才有资格报名。”
(福州晚报记者 顾伟 齐榕 黄立新)
|
|
|